- 人口1,418,000,000
- 货币:人民币
- 大学生:37,000,000
- 国际学生489,200
- 英语教学计划:400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毫无疑问,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大学,但世界各地的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也有很多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负担得起的优质教育。相对低廉的教育价格,以及政府为留学生提供的大量奖学金,促使许多人到中国留学。此外,尽管中国是世界顶级经济体之一,但其生活成本仍然相对低廉。
中国作为顶级经济体是学生选择中国的另一个原因。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有望在未来几年达到新的高度,学生们希望在这个中心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习普通话、参加实习和在中国兼职都是他们参与其中的途径。
"(《世界人权宣言》) 人数 不撒谎。中国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 美国 和 英国)每年吸引的国际学生人数。其中 50% 以上的学生来自亚洲邻国,如韩国、泰国和俄罗斯。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和欧洲。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提及中国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地理。古老传统与现代奢华的对立让学生们为之着迷。而能够参观长城、兵马俑和故宫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标性建筑,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体验中国的一切。
中国的大学
中国拥有数量可观的大学,2017 年 5 月共有 2914 所。其中许多大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比较受欢迎的大学包括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
- 复旦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南京大学
- 北京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武汉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浙江大学
中国的学费
总体而言,中国的学费低于美国,但高于一些欧洲国家。不同专业的学费差别很大。
学生每学年的学费大约在 11,480 元至 20,880 元之间(约 1,500 欧元至 2,750 欧元)。但工程、医学和商科专业的学费要高一些,平均每年在 15,900 元至 33,545 元(约 2,000 欧元至 4,400 欧元)之间。
中国奖学金
中国政府为促进学生的国际学习而设立了大量奖学金。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管理最大的奖学金。由于奖学金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奖学金一般都比较优惠。
全额奖学金适用于完成所有类型课程(包括本科、硕士或博士)的学生,一般包括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有些奖学金甚至包括旅行费用。
此外,还根据您的国籍设立了特定的奖学金,例如针对欧盟国民的奖学金,以及针对希望在中国学习的亚洲学生的奖学金。
中国的生活成本
中国的生活成本是使中国成为如此有吸引力的目的地的原因之一。虽然过去几年物价上涨,但相对而言,你可以用较少的钱过上舒适的生活。
您需要为食品和住房等支付多少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决定在哪里生活。在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成本自然会更高。
在城市以外的地区居住,每月大约需要支付 2,000 元人民币(略低于 265 欧元)。如果您选择住在城市里,价格则在 3000 到 5000 元人民币(400-660 欧元)之间。
在当地就餐并利用在市场购买农产品的机会,食品成本是非常可控的。在超市里,水和软饮料等饮料的价格在 0.30 欧元到 1.30 欧元之间,一顿饭的平均价格在 3 欧元到 10 欧元之间。
每月约 900 欧元的预算可以支付大部分生活费用。
在中国实习和公司实习
自己安排实习是可能的,但大多数在中国实习的学生都是通过实习中介机构获得实习机会的。安置机构负责签证、寻找专业实习、文书工作和住宿等后勤工作。中文课程通常也是实习套餐的一部分。
实习项目的费用各不相同,因此要做足功课。大多数实习项目位于北京或上海,您必须申请 F 签证,这是一种商务签证,允许您在中国逗留长达六个月。
在中国工作
为了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中国政府最近决定允许学生签证持有者从事兼职工作。他们还为学生创造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在中国工作长达两年,从而将大学所学付诸实践。
申请赴华留学签证
所有来华留学生必须持有有效的学生签证。您必须在本国的领事馆、大使馆或其他相关机构申请签证。 中国签证申请中心 (CVASC)。
根据逗留时间的长短,您可以申请 X1 或 X2 签证。X1 签证适用于学习时间超过 6 个月的学生,X2 签证适用于学习时间少于 6 个月的学生。签证费用为 125 欧元。
您必须提供护照、中国大学录取通知书、JW201 或 JW202 表、外国人体检记录、住宿证明和一张护照照片。
 
			 Chinese
Chinese				 English
English					           Arabic
Arabic					           Danish
Danish					           Dutch
Dutch					           French
French					           German
German					           Greek
Greek					           Hebrew
Hebrew					           Italian
Italian					           Japanese
Japanese					           Korean
Korean					           Portuguese
Portuguese					           Romanian
Romanian					           Spanish
Spanish